张杰贤

来自站长百科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张杰贤

张杰贤先生是中国互联网早期创业者,誉为中国网络招聘第一人。

简介[ ]

张杰贤毕业于四川大学英文系。曾就职于前南斯拉夫、印度、英国等国驻华使馆。1991年加入中美合资公司Unimac,任人事经理,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曾先后服务于Unimac,Compaq,Intel等公司。

张杰贤是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和紫页V卡联盟总裁。1995年6月创办猎头公司,主要为在中国的IT行业的跨国企业提供高级人才猎寻服务,取得良好业绩。1997年8月推出国内最早的人才网站之一 ——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开始涉足互联网信息增值业务。

1999年底获得海外风险资本投资,2000年完成公司从传统猎头公司向“基于网络技术平台,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公司”的转型。2001年设立了上海、广州分公司,并分别于1999年、2001年获得风险投资。2004年年底,成功引入战略投资人、全球最大招聘网站Monster(怪兽)5000万美元投资。

2005年再次创业,创办风尚紫页资讯(北京)有限公司,运营“都市生活门户”紫页114网,为消费者提供都市消费搜索和为商家提供精准营销服务。

张杰贤曾在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受邀多家电视、广播媒体访谈嘉宾

张杰贤-访谈实录[ ]

问:可否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紫页114网的创办经过?

答:好的。我是2004年7月份离开中华英才网,经过近10个月的时间于2005年5月创办的紫页114网,其实紫页114网这种模式国外有类似的,但是我们需要将国外的模式本地化,以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国外的类似网站都是以优惠券下载、餐券下载为主的。经过我们几次不断的模式调整之后变成现在的这种为商家提供本地推广、精准营销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通过精确的搜索,找到消费商家,而商家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位置、消费额等找到目标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

问:众所周知,您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代的创业人,可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您是如何从投资商那里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向我们传授呢?

答:1999年,我在做中华英才网的时候第一次接触风险投资,拿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也前后接触了几十家风险投资公司,那个时候拿到投资,可以说是我赶上了好时机――网络泡沫时期,那时候与现在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当时的网络泡沫让网络公司拿钱比较容易。我自己感觉偶然的成分比较多些。

问:对于现在准备创业或者是已经在创业过程中的朋友,您有什么想要对他们说的?

答:我想要说的是,现在跟早年间不同了。想要获得风险投资商的投资最主要的是你必须要了解风险投资商现在关注的是什么?有下面几点,供大家参考:第一,市场规模,现在的风险投资商不会单纯只从目前你的公司盈利状况衡量,而是通过你现在公司的市场规模,你所在的市场的成熟程度。如果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或者相对成熟,那么再继续发展的潜力就非常小,风险投资商看不到前景,即使你的公司现在的状况很好,他们也要衡量你能不能把公司做成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第二,业务模式是否清晰。当然,业务模式、收入模式有时候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在调整的,但总体上应该有比较清晰的收入模式;

第三,投资商会关注你的团队是否能够做好,你的团队是否适合公司的发展,这是决定因素;

第四,你目前的市场地位和未来的市场地位,也就是说,你能否成为市场的领先者;最后,公司估值也是很重要的,估值过高,投资人获得的回报就会低,当然,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投资了。 做企业是否需要投资,是否能够获得投资,我个人认为创业者不要过多的把目光盯在投资人的身上,而是要紧盯你自己的业务本身,投资人为了什么?投资是为了发展业务!把业务做好了,投资人才会给你投钱。

问: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倒,倒到十年以前,您当时怎么想到做一个网上的人才招聘网站呢?

答:那个时候我创业跟现在不同。现在讲到创业,你先要有一个主意,然后你再做这个事情,把这个主意实现,我们那时候不是,我们那时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我从91年开始做人力资源,我到95年做猎头。到九六年,我在大街上看到国内的网站,当时叫世纪互联,有一个人才频道,有一个申请表,网友来填申请表,他拿回去放在网上,也可以讲那是一个主意,但是毫无疑问那是顺理成章。

我发现这个很好,可以让我们收到简历,然后同时我会想到,我做猎头的时候,我们也面试了很多人,很多人也不错,我推荐了五个人,单位就要一个人,那剩下四个人怎么办?我可以拿去放在网上,只是我把四个人的简历放在网上,我们卖得更便宜点就可以了。我们猎头是收年薪的30%,当时是33%的服务费,如果把这些人的简历放在网上,另外有公司来要我推荐的人,我只要他一个月的工资不是很好嘛。这样一个已有业务的很强的一个支持,这种功能,所以当时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应该说是比较顺理成章吧。

问:其实说到招聘,我们不得不提您当年创建中华英才网时的一个小细节。很多报纸,文章都会提到这样一段,说您创建中华英才网的时候手头只有五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人是临时工。这五个人怎么招来的?

张杰贤: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我们最初创业的时候,确实是只有两个人——我们两个创始人。那时在一个招待所——在团结湖南门那边的一个招待所。(原来)是招待所里面的三张床,我们把东西搬出去了就开始办公。我们招来的第一个员工来了一天就走了,因为他看这个公司就两个人。

问:他走的时候没有说服他留下来吗?

答:无法说服,不像现在创业时我们讲一个宏伟的蓝图,你会吸引人家。现在,我可以和员工说,我给他画一个大饼,你够得着就来。我们当时不会,那么讲为了生存,我们为了企业的生存——其实,我当时在外企工资还不错,现在自己出来做公司,从个人来讲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喜欢的事做出来,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生存。

不能跟员工讲我们为了生存,所以一起做吧,不可能的。而且那个时候没有期权的概念,没有股份的概念。所以我们做了三个月以后,公司开始有收入,能够搬到更大的房间,我们马上搬到另外一个招待所——更大,三间房,一下我们就招了20多个人。

相关条目[ ]

参考来源[ ]